后臺-系統(tǒng)設(shè)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nèi)容正文底部 |
衡水美食有哪些
衡水美食有:郭莊旋餅、金絲雜面、深州酥糖、鞋底兒燒餅、冀州燜餅。
1、郭莊旋餅
郭莊旋餅,傳統(tǒng)名點,相傳起源于明朝初年,由面點師精細加工并烤制而成;外焦里嫩;味香不膩,百吃不厭,易于保存。“郭莊旋餅”,圓形,碗口大小,燒餅一般厚薄。
2、金絲雜面
金絲雜面是一種傳統(tǒng)面食小吃。金絲雜面屬于綠豆面。綠豆、小麥、芝麻磨成細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適量的水和成面團,餳置。將餳好的面團搟成薄紙一樣的大面片,略涼至不干不濕,折不斷,卷不沾時,疊起切細絲。色黃透明,形如金絲,存放期長,耐煮不爛,清香爽口。
3、深州酥糖
深州酥糖是一款慶祝新年、古法秘制、色澤口感極佳的小吃。深州酥糖以花生、芝麻、白糖為主要原料,層次分明,紋理清晰,香甜酥脆,宛若工藝品般精致纖巧。一封紅紙商標,一張草紙小包裝,保持著傳統(tǒng)的點心風格。
4、鞋底兒燒餅
鞋底兒燒餅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傳統(tǒng)的面食小吃。過去的燒餅有三種:一種是死面圓形燒餅,外面扣著芝麻,受熱鼓起來形似油炸糕;一種是發(fā)面圓形燒餅,不帶芝麻;最后一種是鞋底兒燒餅。
5、冀州燜餅
冀州燜餅是河北省傳統(tǒng)的面食小吃。色澤黃亮,筋道松軟,不粘不連,滋味香醇。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燜餅的習俗,象征著烙干大田不生蟲。這種司空見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眾食品。
美食節(jié)簡單易做的小吃
最近全國掀起了擺攤熱潮,為響應(yīng)國家號召,很多人紛紛投入到擺攤隊伍中,從食品,服裝,日用品應(yīng)有盡有。大多數(shù)人都是第一次擺攤,沒有太多經(jīng)驗,賣什么產(chǎn)品成了最困惑的問題。日用品和服裝同質(zhì)化太嚴重,競爭激烈。食品類最受歡迎,但是現(xiàn)成的包裝好的食物利潤較低,競爭較為嚴重,怎樣才能與眾不同又被大家所認可,那就是用心制作的美食,自制美食健康無添加,吃著放心,深受消費者認可。
下面分享16種適合擺攤的美食做法,這16種美食分別是蒜蓉生蠔、酸辣粉、大辣片、蜂蜜黃油炸雞、花甲粉、雞蛋灌餅、醬香餅、烤冷面、臘腸燒麥、麻辣豆腐包子、香辣檸檬鳳爪、水果糯米糍、茄汁魚、肉松小貝、鍋巴土豆、雙皮奶??匆幌履囊粋€更適合你。
一、蒜蓉生蠔
【材料準備】生蠔20只,大蒜10瓣,粉絲1卷,生抽4勺,蠔油1勺,香菜適量,小米椒適量,玉米油適量。
【制作方法】1、先把生蠔上的泥沙沖洗干凈。
2、用撬生蠔專用刀將生蠔撬開。
3、把粉絲放入碗中,用開水燙軟。
4、大蒜切成蒜末備用,小米椒切斷,香菜切末備用。
5、碗中倒入4勺生抽,1勺蠔油,2勺水調(diào)成醬汁備用。
6、鍋里放入適量油燒至微微熱,倒入蒜末炒出蒜香味,蒜末邊緣炒至微微發(fā)黃就可以。
7、關(guān)火倒入之前調(diào)好的醬汁,翻炒一下就可以盛出來備用。
8、把生蠔放到烤網(wǎng)上,烤10分鐘至生蠔烤至八分熟,在表面放入少量粉絲,然后放小勺蒜蓉醬,并擺上紅小米椒圈??就瓿脽崛錾舷悴四?,就可以吃了。
二、酸辣粉
【食材準備】紅薯粉條1把,蔥1根,蒜5瓣,小米椒適量,香菜適量,榨菜適量,花生適量,生抽2勺,鹽1勺,白糖2勺,陳醋3勺,五香粉適量,花椒粉適量,黑胡椒粉適量。
【操作步驟】1、先把紅薯粉條放入熱水中泡軟。
2、泡粉條的過程中,鍋里倒油,把生花生米炸熟。
3、切一些蔥花和蒜末,然后再切一些小米椒圈,香菜末,切好之后把這些配菜放入盤中備用。
4、準備一個大碗,碗中放入蔥花,蒜末和小米椒圈,然后加入1勺粗辣椒面和1勺細辣椒粉,適量五香粉,花椒粉和黑胡椒粉,再撒上一些白芝麻。
5、燒一些熱油淋在上面,然后用勺子攪勻。加入2勺生抽,3勺陳醋,2勺白糖,攪拌均勻。
6鍋中燒開水,把泡好的紅薯粉條放入鍋中,煮到粉條變軟,然后用漏勺盛出來瀝干水分。把紅薯粉放入底料中,加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
7、表面放上一些榨菜絲,蔥花,香菜末,花生米就可以了。
三、大辣片
【食材準備】干豆皮適量,大蒜5瓣,生姜1小塊,大蔥1根,八角適量,香葉適量,桂皮適量,辣椒粉2大勺,孜然粉1大勺,花椒粉適量,五香粉適量,鹽2小勺,糖1大勺,白酒1大勺,白醋1大勺,白芝麻1大勺。
【操作步驟】1、先把干豆皮放到?jīng)鏊薪莅雮€小時左右,泡好之后拿出用力擠出水分。
2、然后把豆皮剪開,把兩邊切得整齊一些。
3、把豆皮切成大的方片狀,鍋中燒開水,把切好的豆皮放到開水中焯一下斷生。焯過水后放入盤中晾涼備用。
4、開始做拌豆皮的紅油,準備大蒜,生姜,大蔥,八角,香葉和桂皮適量。大蔥切段,生姜切片,大蒜切小塊備用。
5、在碗中放入2大勺辣椒粉,1大勺孜然粉,適量花椒粉,適量五香粉,2小勺鹽,1大勺糖,1大勺白酒,1大勺白醋,1大勺白芝麻,攪拌均勻。
6、炒鍋中倒油,加入八角,香葉,桂皮炒香,然后倒入蔥,姜,蒜,小火慢炸,炸到所有材料顏色變黃,香味全部炸到油中的時候撈出控油。
7、鍋中只剩下油,再小火加熱一會兒,然后把熱油直接倒入之前調(diào)好的辣椒粉的碗中,邊倒邊攪拌,防止辣椒粉被熱油炸糊,孜然豆皮的紅油就做好了。
8、提起一塊豆皮放入紅油中,然后反復(fù)翻動直到豆皮全部沾滿紅油,提起來控一下油放入盤中。
四、蜂蜜黃油炸雞
【食材準備】雞翅根1斤,白糖2勺,蜂蜜2勺,生抽2勺,料酒1勺,蠔油1勺,胡椒粉適量,黃油一小塊,蒜適量,牛奶1袋,雞蛋,淀粉
【操作步驟】1、雞翅根一斤清洗干凈控干水分,提前腌制一下,放入一個蛋清,一勺淀粉,用手抓勻,這一步可以讓肉質(zhì)滑嫩,然后加入1勺料酒,2勺生抽,1勺蠔油,再放入一些蒜末和少量胡椒粉,然后接著用手抓勻,讓雞翅充分吸收一部分料汁的味道。
2、然后加入1袋牛奶,牛奶的作用是為了讓雞翅鮮嫩多汁,用牙簽在雞翅上面扎幾個洞,這樣可以充分吸收腌料的味道,蓋上保鮮膜冰箱冷藏腌制過夜。
3、盤中放入一些紅薯淀粉,作為雞翅的炸粉,紅薯淀粉口感酥脆,也可以用土豆淀粉。如果用玉米淀粉炸出來會偏軟。
4、把腌好的雞翅從冰箱拿出來,抓拌一下然后倒掉腌雞翅的料汁。把雞翅放入干的紅薯淀粉中沾滿淀粉,邊粘粉邊用力按壓。
5、然后放入清水中快速沾一下,然后再放入干的紅薯淀粉中裹一層,邊裹粉邊用力向下壓,這樣裹粉更均勻,裹好粉之后提起來抖落一下多余的干粉。雞翅全部裹好粉之后,表面的淀粉是有一些紋理和厚度的,全部放入一個干爽的盤中備用。讓雞翅表面的粉回潮兩分鐘再入鍋炸,粉一定要裹粉牢靠,不要很干容易掉粉,也不要太濕否則容易炸不酥脆。
7、鍋中倒油燒至6成熱,就是油面出現(xiàn)波紋,輕微流動的狀態(tài),然后把雞翅放入油中,小火慢慢炸,剛下鍋的時候千萬不要翻動,容易掉粉,油溫不能高,火不能太急,否則都會導致雞翅里面不熟,外面上色太重的情況。
8、等雞翅表面定型浮起來之后就可以輕輕翻動了,炸到表面酥脆,就可以撈出來了。
9、平底鍋放入黃油,小火慢慢融化,不要用大火防止黃油燒糊了。加入蒜末翻炒出蒜香味,火不能太急,小心把蒜末炒糊了。然后加入2勺糖,2勺蜂蜜和1勺生抽,糖和蜂蜜可以按口味增減。熬到糖融化,湯汁變濃稠。
10、放入炸好的雞翅根,不要放早了,湯汁太稀會把雞翅表面泡軟,快速翻炒到表面均勻裹上醬汁就做好了。
五、花甲粉
【準備食材】花甲半斤,金針菇1小把,粉絲1捆,油麥菜適量,蔥,蒜和香菜適量,小米椒和杭椒適量,生抽2勺,海鮮醬油1勺,耗油1勺,糖1勺,辣椒醬或者辣椒油適量。
【操作步驟】1、買回來的花甲清洗干凈,放入清水中,加入一勺鹽,吐沙半個小時以上。
2、把粉絲泡入熱水中,泡至微微變軟撈出。
3、把蔥,蒜切成末,小米椒和杭椒分別切成圈備用。
4、準備一張大一點的錫紙,找一個大碗,把錫紙放入碗中,凹出碗的形狀,然后把接口處封緊。
5、把吐好沙的花甲放入錫紙底部,分布均勻一點。在花甲上放上粉絲,金針菇和青菜。
6、倒入蠔油1勺,生抽2勺,海鮮醬油1勺和糖1勺,再倒入適量的水。放入蔥末和蒜末,小米椒和杭椒圈。
7、把錫紙密封起來直接放在電陶爐上加熱,如果沒有電陶爐或者怕錫紙漏,可以把錫紙坐入一個小奶鍋中,放在火上加熱。
8、加熱十分鐘左右把錫紙打開,用快起攪拌一下粉絲,防止粉絲粘連,直到花甲開口,粉絲煮軟,就可以連著錫紙一起拿出來了。
9、把錫紙放入一個大碗中,撒上香菜末和辣椒油,辣椒醬,就可以吃了。
六、雞蛋灌餅
【食材準備】面粉350克,開水75克,涼水75克。雞蛋3個,火腿3根,生菜適量,油適量,胡椒粉適量,香辣醬(或甜面醬)適量。
【操作方法】1、準備300克面粉,75克開水,75克涼水。將開水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沿著一個方向攪拌,邊攪邊逐漸加入75克涼水,直到面粉被攪成面絮狀。
2、用手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團,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發(fā)30分鐘左右。
3、醒面過程中,準備油酥,鍋中倒入50克油燒熱,碗中倒入50克面粉,將熱油倒入面粉中,邊倒邊攪拌,直到面粉和油完全混合,沒有干粉就可以了。
4、切適量的蔥花備用,碗中打入三個雞蛋,加入適量的鹽,五香粉,用筷子攪散。放入蔥花,攪勻就可以了。
5、這時候面團已經(jīng)醒好了,撕下保鮮膜,拿出面團。不用揉面,輕輕把面團整理成均勻的長條形。切成4個大小均勻的劑子,蓋上保鮮膜醒5分鐘。
6、取一個面團,用手按扁,用搟面杖搟成厚度均勻的圓形面餅。面餅中間均勻抹上油酥,然后把面餅從兩側(cè)往中間疊起來。疊完之后收口捏緊,表面刷適量油。
7、用搟面杖輕輕搟成面餅,搟中間部分的時候不要太用力,防止露酥。
8、平底鍋燒熱刷油,把面餅放在上面,煎的時候重復(fù)翻,直到表面餅皮鼓起。
9、用筷子捅開一個洞,倒入適量蛋液,烙至蛋液凝固,就可以出鍋了。
10、趁熱刷上香辣醬,放入火腿和香菜,卷起來就可以吃了。
七、醬香餅
【材料準備】面粉350克,熱水160克,油適量,蔥少許,香菜少許,白芝麻少許,香辣醬適量,甜面醬適量。
【制作方法】1、準備300克面粉,160克左右的熱水,水溫70~80℃左右。把熱水倒入面粉中,一邊倒一邊用筷子攪動面粉,至面粉成絮狀。
2、待面絮溫度降低不燙手,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后蓋上保鮮膜醒面半個小時左右。
3、醒面的過程中做油酥,準備一個干凈的碗,碗中放入剩下的50克面粉,然后倒入50克左右的熟油攪勻。
4、做好油酥,然后準備醬香餅的醬料,甜面醬和香辣醬按1:1的比例倒入碗中,攪拌均勻然后加入少量的水攪至有輕微的流動性。
5、把醒發(fā)好的面團整理成長條,然后用刀均勻的切成四等份,把其中的一份面團按扁,用搟面杖搟成薄餅,然后用勺子在面餅上均勻涂上之前準備好的油酥,然后把面餅四個邊各自用刀三等分切開。
6、像疊被子一樣把面餅疊起來,先疊兩邊然后疊到中間。把收口處捏緊不要漏酥。
7、把疊好的面餅用手壓扁,然后用搟面杖搟成一張薄餅,餅的厚度盡量薄一點,因為烙熟后的餅會變厚,太厚了口感不好。
8、把餅胚放到平底鍋中小火烙熟。怎樣判斷是否熟了,烙熟的餅會鼓起,因為中間有油酥,會充入空氣。
9、餅烙熟后關(guān)火,然后在上面一層刷上之前調(diào)好的醬料,撒上蔥花,香菜末和白芝麻,就可以出鍋了。
八、烤冷面
【食材準備】烤冷面餅2片,雞蛋2個,火腿2根,蔥適量,香菜適量,蒜蓉辣醬適量,醋少許,糖適量,白芝麻少許,孜然粉少許。
【制作方法】1、蔥和香菜分別切末備用,香腸從中間沿著縱向切成兩半。
2、蒜蓉辣醬倒入碗中,加入少量白醋,白糖,芝麻拌勻,然后倒入少量白開水攪拌均勻,醬不要太濃稠,否則刷到面餅上會太咸,糖醋量按個人口味添加,不喜歡可以不加。不能吃辣的也可以換成甜面醬。
3、平底鍋燒熱,表面倒上油用刷子刷均勻。把烤腸放在平底鍋中煎一下,煎到表面變色就可以。
4、買現(xiàn)成的烤冷面面皮,撕掉表面的塑料保鮮膜,然后把餅皮放到平底鍋中,用鏟子輕壓,煎至底面變軟。
5、用鏟子把冷面皮翻過來煎另一面。生的冷面餅是硬的,煎熟后會變得很軟。煎到面餅全都變軟沒有硬邊的時候就可以了。
6、在冷面餅上打一個完整的雞蛋,然后用鏟子輕輕把雞蛋攤開,均勻攤在冷面餅上,然后稍微加熱一會待雞蛋在冷面餅上不太流動的時候,用兩個鏟子輕輕把冷面餅翻過來,然后讓雞蛋與平底鍋接觸,一直到雞蛋完全煎熟。
7、在朝上沒有雞蛋的一面用刷子刷上之前調(diào)好的冷面醬,撒上適量的孜然粉和白芝麻。均勻撒上蔥花和香菜末,然后把香腸擺在冷面上。
8、用鏟子從一邊將冷面餅輕輕卷起,關(guān)火,在冷面卷表面再刷一層,撒上孜然粉。
九、臘腸燒麥
【食材準備】餃子皮適量,糯米1小碗,香菇5朵,胡蘿卜半根,臘腸2根,大蔥適量,生抽2勺,老抽1勺,白糖1勺,五香粉適量
【操作步驟】1:先把糯米放入電飯煲中,淘洗干凈之后,加水沒過糯米一公分左右,蓋上蓋子按煮飯鍵煮熟。
2、煮糯米的過程中,準備一些配菜,胡蘿卜切絲,然后切成末。香菇先切片,然后切成小丁,臘腸也切成丁,蔥切蔥花,把切好的配菜全部放入盤中備用。
3、鍋中倒油燒熱,下入香菇,胡蘿卜,臘腸等配菜炒熟,然后加入蒸熟的糯米飯,把糯米飯和配菜炒均勻,還可以加一些玉米粒進去。
4、糯米翻炒均勻后,加入適量生抽和老抽,接著翻炒,翻炒均勻后,加入1勺白糖,適量五香粉,最后倒入蔥花就可以盛出來了。
5、案板撒一些干粉,拿出餃子皮,用搟面杖把餃子皮搟薄,邊緣盡量搟出一些褶皺。
6、把餃子皮放入一只手中,用筷子夾入適量的糯米飯,然后用一只手的虎口把餃子皮從下往上收起來,另一只手把邊緣隨意捏一些褶皺,中間部分漏出糯米餡就可以了。
7、蒸布提前用水沾濕,蒸屜下面鋪上蒸布,然后把包好的燒麥放入蒸屜中,燒麥之間留一些空隙,不要挨得太近,防止蒸熟后粘在一起。蓋上蓋子上鍋蒸20分鐘左右,因為糯米飯已經(jīng)炒熟了,所以燒麥很容易蒸熟。
8、蒸熟之后打開蓋子看一下,晶瑩剔透,皮薄餡大的糯米燒麥就做好了,不用和面也不用揉面,簡單又方便,重點是又香又糯特別好吃。
十、麻辣豆腐包子
【材料準備】面粉300克,酵母3克,糖10克,水170克,豆腐1塊,小蔥,青椒,海米,榨菜,辣椒粉2勺,花椒粉1勺,蠔油適量,鹽1勺,糖1勺。
【操作步驟】1、先來和面,盆中加入300克面粉,3克酵母,10克糖,邊攪拌邊加水,水量大概是170克左右,天氣熱用冷水,天氣冷用溫水。
2、攪成面絮后下手揉,揉成光滑的面團,包子面團要和得稍微軟一點。蓋保鮮膜放一旁發(fā)酵。
3、發(fā)酵面團的過程中,制作麻辣豆腐餡,準備一塊豆腐(最好是鹵水老豆腐),配菜準備小蔥,青椒,海米和榨菜
4、豆腐切成薄片,再小心翼翼地切成細條,最后切成豆腐丁,放一旁備用。
5、再把青椒,榨菜分別切成丁,蔥切蔥花備用。
6、鍋里燒開水,把豆腐丁放入水中,加一勺鹽焯燙3分鐘左右,焯燙過的豆腐滑嫩不易碎,而且可以去除豆腥味。
7、把燙過的豆腐瀝干水分放入盆中,加入青椒丁,海米,榨菜丁和蔥花,然后放兩勺辣椒粉,一勺花椒粉,燒一些熱油淋在上面,把蔥花,辣椒粉和花椒粉爆出香味。
8、淋入適量蠔油,一小勺鹽,一小勺糖,用軟刮刀輕輕攪勻,攪的時候不要太用力,防止豆腐被攪碎。
9、把發(fā)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下面撒干粉防粘,把面團揉搓排氣,然后整理成長條,用刀分割成大小均勻的面劑。
10、撒一些干粉,把面劑整理得圓潤一些,然后用手掌按扁,用搟面杖把邊緣搟開,不要搟太薄,要給包子皮留出發(fā)酵的空間,中間不用搟,盡量留得厚一點,這樣包子不會塌底。
11、放入一些豆腐餡,然后把邊緣轉(zhuǎn)著圈捏起來,收口捏緊,就包好了。把包好的包子擺入蒸屜中,中間留出一些空隙,蓋上蓋子二次發(fā)酵至1.5倍大。發(fā)好的包子就是這樣胖乎乎輕飄飄的,上面的褶會有些撐開,所以包的時候一定要捏緊。
12、水開之后,把蒸屜放在蒸鍋中,大火蒸15分鐘就蒸好了。關(guān)火之后悶5分鐘再打開蓋子,看一下蒸熟的包子已經(jīng)變得白白胖胖的。
十一、香辣檸檬鳳爪
【材料準備】雞爪2斤,花椒,麻椒,檸檬,紅綠辣椒,蔥,姜,蒜,生抽2大勺,陳醋2大勺,糖1勺,鹽2勺
【操作步驟】1、雞爪清洗干凈,去掉指甲,把雞爪從中間剁開,一分為二。清洗雞爪可以放一些食用堿,可以有效去除油脂,反復(fù)沖洗干凈就可以。
2、鍋里倒清水,雞爪冷水下鍋,放入蔥姜和適量花椒,加入料酒,1勺鹽,中火煮15分鐘。
3、煮雞爪的時候可以處理配菜,把紅綠辣椒分別切成辣椒圈,檸檬切片備用,把檸檬籽兒取出來。再切一些蒜末,蔥段和姜片備用。把所有配菜處理好,放入盤中備用。
4、雞爪煮大概15分鐘左右,顏色變白后撈出來過涼水。不要煮太久,口感會太爛不勁道,煮好過涼水肉質(zhì)會更緊實。
5、找一個大碗,放入紅綠辣椒圈,再加入蔥姜蒜和檸檬片,然后加入2大勺生抽,2大勺陳醋,1勺糖,2勺鹽,倒入200ml左右礦泉水,用勺子把所有調(diào)料攪勻。
6、把雞爪依次放入料汁中,料汁要沒過雞爪,喜歡麻味的在上面放上麻椒和花椒,然后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浸泡12個小時,讓雞爪入味。
7、浸泡一夜之后拿出來,雞爪顏色變深,里面就入味了。
十二、水果糯米糍
【材料準備】糯米粉150克,玉米淀粉30克,牛奶210克,砂糖45克,融化的黃油20克,椰蓉適量。
【制作方法】1、先來準備糯米面皮的部分,準備一個大碗,碗中加入糯米粉,玉米淀粉,砂糖。邊攪拌邊倒入牛奶,等牛奶全部加進去的時候,用手抽把糯米粉糊攪拌到均勻沒有顆粒就可以。加入黃油用手抽攪拌至完全融合。
2、準備一個淺一些的盤子,倒入糯米粉糊,我用的是披薩盤,可以防粘。
3、糯米粉糊全部倒完,在烤盤上蓋上保鮮膜,放入蒸鍋,蓋上鍋蓋。蒸鍋上汽以后蒸15分鐘左右,盤子淺熟的很快。蒸好之后從蒸鍋取出,撕下保鮮膜,微微晾至不燙手。
4、晾涼的過程中準備夾心用的水果,我用的是芒果和紅心火龍果,把芒果從中間切開,去掉果核,然后把果肉切十字花,塊切的大一些吃著更過癮。芒果切好以后放到盤子里備用。
5、然后再切紅心火龍果,火龍果直接去皮切成大塊就可以了。
6、把晾涼的糯米面團,用刮板從烤盤中刮下來。
7、帶手套把糯米面團揉一下,揉過之后更加Q彈光滑。從揉好的糯米面團上面取下一小塊,大小根據(jù)切的水果的尺寸,能包住水果就可以。用搟面杖搟平,包入水果塊,收口捏緊,輕輕團的圓一些。
8、放入椰蓉中滾一圈,讓糯米面團均勻裹上一層椰蓉,全部做好后放入盤中。滿滿的椰蓉,軟糯Q彈的外皮,包著清新的水果。
十三、茄汁魚
【食材準備】沙丁魚6條,八角適量,香葉適量,桂皮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番茄3個,冰糖1碗,番茄醬1碗
【操作步驟】1、先把番茄洗干凈,用刀在最上面劃上十字花,放到大碗中,用開水沒過番茄燙幾分鐘。
2、把蔥切成蔥段,蒜切成蒜塊,姜切片,全部放入盤中備用。
3、沙丁魚洗凈去內(nèi)臟后,用料酒,鹽和白胡椒粉腌一下去腥味。
4、番茄皮燙過之后皮就變軟了,用手撕掉外皮,切成小丁放入盤中備用。
5、鍋里多倒一些油,燒熱之后,把腌過的沙丁魚放入油鍋中炸一下,炸過之后魚骨會變酥,而且魚肉不容易燉散。也可以少放一些油煎一下,煎過沒有炸過的骨酥。兩面炸到金黃的時候,把沙丁魚撈出來備用。
6、鍋中留少量底油,加入八角,香葉,桂皮炒一下,然后加入蔥姜蒜翻炒至變軟出香味,把番茄丁倒入鍋中,炒到番茄變軟,加入番茄醬,把番茄和番茄醬炒到融合在一起。
7、加入冰糖,淋入適量白醋,生抽,蠔油,把調(diào)料炒均勻,加入炸過的沙丁魚,輕輕翻動,讓沙丁魚裹上番茄汁,加入適量清水沒過沙丁魚,翻炒均勻讓沙丁魚浸泡在湯汁中,開大火燒開湯汁。
8、把沙丁魚和番茄湯一起倒入高壓鍋中,高壓鍋上汽后燉一個小時左右。燉好之后關(guān)火,讓沙丁魚在湯汁中浸泡一天,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吃的時候把沙丁魚盛入盤中。
十四、肉松小貝
【材料準備】雞蛋4個,糖粉60克,牛奶60克,油55克,低粉90克,沙拉醬適量,海苔肉松適量
【操作步驟】1、先來分離蛋清蛋黃,蛋清打入無油無水打蛋盆中,蛋黃放入另一個盆中,一共需要打四個雞蛋。
2、打蛋器開高速打發(fā)蛋清,打發(fā)到蛋清變成大氣泡的時候,加入1/3糖粉。接著高速打發(fā),打發(fā)到蛋清發(fā)白細膩的時候加入1/3糖粉,最后打到出現(xiàn)紋路的時候,加入最后1/3的糖粉。
3、打到蛋清有阻力,紋絡(luò)清晰不消失,提起來打蛋頭上面呈短小尖角的時候就打發(fā)好了。
4、在蛋黃中加入60克牛奶,55克玉米油,篩入90克低筋粉,用打蛋器低速攪拌至無干粉就可以,不要過度攪拌。
5、在蛋黃糊中加入1/3打發(fā)的蛋清,用刮刀翻拌均勻,拌勻之后再加入1/3打發(fā)的蛋清,拌均勻后加入剩下的蛋清,接著翻拌均勻。拌至沒有明顯蛋清就可以了。
6、把蛋糕糊倒入方形烤盤中,烤盤下面墊油紙防粘,用刮板刮平,在桌面上震出氣泡,放入烤箱170℃烤20分鐘,烤至表面變色就可以。
7、提著油紙拿出來放在晾網(wǎng)上晾涼,把下面的油紙撕下來,找一個直徑6,7厘米的圓形模具,把蛋糕切成小圓形。
8、拿起一片圓形蛋糕片,中間擠上一圈沙拉醬,再拿一片兩片對齊黏在一起,在側(cè)面擠一圈沙拉醬,用抹刀抹平,然后放在裝有肉松的盤子里,側(cè)面滾上一圈肉松。
9、滾均勻之后,平放在盤中,在上面擠一層沙拉醬,用抹刀抹平。
10、翻過來用手按壓,讓表面粘滿肉松,然后在另一側(cè)也抹上沙拉醬,也翻過來按壓粘一層肉松,如果有缺的地方再補一下肉松,讓表面肉松均勻沒有空隙。
十五、鍋巴土豆
【準備食材】大土豆1個,火腿1根,蔥蒜適量,小米椒適量,蒜蓉辣醬1勺,甜面醬2勺,白糖1勺,白醋1勺,五香粉適量,孜然粉適量,辣椒粉適量,白芝麻適量
【操作步驟】1、先把土豆清洗干凈,削掉土豆皮,然后把土豆切成塊,放入盤中備用。再把火腿也切成塊備用。
2、切一些蔥段,蒜塊,最后把小米椒也切成小段備用。
3、鍋中加入清水燒開,下入土豆塊,煮10分鐘左右,把土豆煮熟,不需要煮太久,不用需要煮到很糯的狀態(tài)。把煮好的土豆塊瀝干水分備用。
4、鍋里倒油燒熱到7成熱的時候,把土豆塊放入鍋中炸一下,炸到土豆表面顏色變黃,然后控一下油撈出來。這一步如果不喜歡油炸,用平底不粘鍋少放一些油,煎一下也可以,只要表面金黃就可以。土豆炸好之后,把火腿丁也放入油鍋中炸一下。
5、準備一個碗調(diào)醬汁,碗中加入一勺蒜蓉辣醬,兩勺甜面醬,撒入五香粉和孜然粉,加入一勺白糖,一勺白醋,攪勻。
6、鍋里倒入一些油,放入蔥蒜和小米椒,翻炒至出香味。
7、下入炸好的土豆塊和火腿塊翻炒一下,倒入之前準備好的醬汁,翻炒到土豆和火腿表面都均勻的裹上醬汁,鍋里很干不留湯汁的狀態(tài),注意用中小火,防止糊鍋。
8、炒好之后關(guān)火,撒入一些辣椒粉和白芝麻,再撒一些孜然粉,用鏟子拌勻就可以出鍋了。
十六、雙皮奶
【材料準備】純牛奶500克,淡奶油30克,砂糖30克(按口味增減),蛋清3個,蜜紅豆適量
【操作步驟】1、先把牛奶倒入奶鍋中,放入淡奶油和砂糖,小火慢煮,煮到冒小氣泡的時候關(guān)火,不要煮到完全沸騰,會破壞牛奶的營養(yǎng)。
2、把煮好的牛奶盛入碗中,然后放在一旁晾涼,晾涼的牛奶表面會結(jié)出一層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和脂肪,蛋白質(zhì)和脂肪含量越高,奶皮越厚。無論用水牛奶還是上面的增乳法都是為了使牛奶中脂肪或者蛋白質(zhì)提高,從而做出更完美的雙皮奶。
3、奶皮結(jié)好之后,用筷子輕輕撥開奶皮,把下面的牛奶全部倒入一個大碗中,牛奶不要全倒掉,底部留一些方便奶皮浮起來。
4、用筷子攪勻蛋清,然后把蛋清倒入牛奶中,用手抽攪勻,要保證蛋清完全攪散,這一步可以嘗一下甜度,喜歡甜度高的可以再補點糖進去。
5、攪勻后,把牛奶和蛋清混合物過篩,過篩后口感會更細膩。
6、把篩好的牛奶蛋清液慢慢倒回到奶皮的碗中,這一步一定要從碗邊慢慢倒,不要破壞掉上面的奶皮。慢慢的奶皮就會浮在液面上了。
7、全部倒完后蓋上高溫保鮮膜,放入蒸鍋中,蒸鍋中的水要提前燒開。蓋上鍋蓋中小火蒸10分鐘,蒸久了口感會偏老。
8、蒸好之后取出來,撕掉保鮮膜,火候剛好好,蒸出來之后上下兩層奶皮,特別滑嫩Q彈,在表面放入適量蜜紅豆,點綴裝飾,豐富口味,蜜紅豆前幾期有介紹過做法。
沈陽美食介紹
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全國最負盛名的風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歷史,生產(chǎn)的老邊餃子素以皮薄餡大、鮮香味美、濃郁不膩、松軟易嚼而馳名中外。
老邊餃子經(jīng)過幾代名師的精心研制,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海鮮類、肉類、素餡類等不同做法制成的老邊餃子100多種,并研制成型各種不同檔次的餃子宴。
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制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diào)餡和制皮。
“老邊餃子,天下第一”這是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于1981年來沈陽演出時親臨品嘗后,揮毫寫下的條幅。
老邊餃子那叫名不虛傳,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素以皮薄餡大、造形別致、口味醇正在沈陽城餃子類食品中拔尖。
老邊餃子的創(chuàng)始人叫邊福,1829年從河北遷居來沈,剛開始時,只在小津橋附近搭了一個非常簡易的俗稱“馬架子”的小攤床,邊做邊賣,店號為“邊家餃子館”。
到了1870年,邊福的兒子邊得貴子承父業(yè)將“老邊餃子”進行了“技術(shù)提升”,經(jīng)過一翻專研,邊德貴將普通的煸餡改為湯煸餡,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鮮美,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特有風味。
從此“老邊餃子”一炮打響,成了眾人皆知的美食。
1940年,老邊餃子第三代傳人邊霖將老邊餃子遷到了當時沈陽最熱鬧的北市場,一下子就讓“老邊餃子”揚名全東北。
老邊餃子不但飲譽全國,而且馳名海外。
來到沈陽一定要品嘗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館在沈陽
沈陽李連貴熏肉大餅,始創(chuàng)于184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
當時開設(shè)在吉林省梨樹縣,立號興盛厚,主要經(jīng)營醬肉、大餅和酒類。
由于李家的醬肉干凈、爛乎、濃香,大餅柔軟、層清、酥香,因此在梨樹鎮(zhèn)常是座上客滿,門庭若市,深受群眾歡迎。
1937年,李連貴之子李堯到吉林省四平市開
設(shè)分號。
解放后,1950年,李堯子李春生繼承祖業(yè),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熏肉大餅遷到東北重鎮(zhèn)沈陽,生意紅火。
從此,李連貴熏肉大餅就在沈陽扎根,成為沈陽地區(qū)馳名的獨特風味。
為了保持李家熏肉大餅的傳統(tǒng)特色,李春生在制作和選料上一絲不茍。
他選豬肉時,不用血脖、小肚,專用前槽到肋間不肥、不瘦,肥瘦相間帶皮的新鮮豬肉,然后用溫水加堿涮洗干凈,并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時,以清除血污腥臊,然后切成方塊放入鍋中燉煮。
夏秋季節(jié),還加放茴香,以使醬肉更加鮮美味濃,同時將延續(xù)老湯倒入,用旺火燒開以微火熳燉,使肉塊上下翻動,及時撇出浮沫,待肉塊熟透時撈出,瀝凈油份,晾于熏鍋中加紅糖熏制而成。
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diào)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較長,搟片抹油,重復(fù)搟幾次,烙制成餅。
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香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現(xiàn)繼任中國烹飪大師、沈陽市勞動模范、優(yōu)秀***員、沈陽李連貴熏肉大餅餐飲中心李富洲總經(jīng)理,繼續(xù)發(fā)揚傳統(tǒng)工藝將熏肉藥料發(fā)展為12種,根據(jù)現(xiàn)代口味將甜面醬重新配制,并以蓮子蛋花湯調(diào)劑口感,味道更佳。
“沈陽李連貴,熏香又美味”;“大餅卷熏肉,越吃越?jīng)]夠”成了老百姓的順口溜。
1913年由河北人楊玉田到吉林洮南創(chuàng)制,當時立號為楊餅。
由于楊家大餅店生意興隆,經(jīng)營不斷擴大,于解放后1950年來沈。
為了改進單一的經(jīng)營品種又增添了帶雞絲花帽的雞蛋糕。
從此楊家吊爐餅、雞蛋糕揚名于東北各地。
楊家吊爐餅,用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增減。
餅片搟好后,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
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雞蛋糕,用肉末、鮮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湯勾芡,澆于雞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后將雞肉撕成細絲置于上端,吃餅佐之,別有風味。
鹵鮮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錦上添花,風味獨特。
沈陽回頭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陽北門里開設(shè)燒餅鋪謀生。
因為經(jīng)營不善,生意一直不好。
一日正值中秋節(jié),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遂將鐵匣內(nèi)幾枚銅錢取出,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搟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準備自家過節(jié)食用。
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jīng)品嘗,品味甚佳。
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后齊聲叫絕。
此后,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
百年老店協(xié)順園,以其特色招牌菜回頭而聞名,歷經(jīng)幾代傳承發(fā)展,協(xié)順園回頭館已經(jīng)成為沈陽美食的象征之一。
壇肉文化,一直是東北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清朝,清太宗改沈陽為“盛京”,將滿族的壇肉文化帶入,盛京壇肉就開始在沈陽盛行,其也成為宮廷節(jié)日必備美食。
盛京美食佳壇肉館傳承人,熱衷于中國美食文化的保護,其傳承中國傳統(tǒng)廚藝,完完全全的保留滿族的壇肉的做法,“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口味上乘,富含營養(yǎng)”,是最地地道道的東北壇肉。
90年代初期,第一家盛京美食佳壇肉館在和平區(qū)八一公園南門小吃一條街里的鐵亭子。
就極其紅火,幾十個人排隊只為吃一份壇肉米飯。
吃后都紛紛翹手稱贊!為了傳承盛京壇肉,盛京美食佳傳人,近年來深度調(diào)查走訪東北壇肉的各大名家,學習研發(fā),終于讓失傳百余年之久的“中華第一壇”,經(jīng)典壇肉做法再度走入民間,讓御用壇肉成為百姓人人都能享用。
如今增添了很多有特色的菜系:盛京壇肉,燉酸菜,麻辣干豆腐,蒸豬血,四喜丸子,秘制青魚,自灌血腸,紅燒肥腸頭,各種炒菜燉菜,大米小豆飯等多種菜品,堪稱一絕。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皇宮中的御膳房精選五花三層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見方的肉塊,均勻整齊。
煸炒后加青蔥、老姜、腐乳汁等各種調(diào)味,并放入御膳房殿前的專用大壇用文火細燉。
皇上甚愛之,原汁原味的盛京壇肉由此得名。
據(jù)說皇上吃慣宮中盛京壇肉的做法,讓御膳房研究新口味壇肉做法,這讓御膳房廚頭頭疼不已,后聞民間有一年輕人,壇肉做的是一絕,民間稱他為盛京第一壇。
廚頭親自重邀,請來為皇上做壇肉。
皇上吃過他做的壇肉,連連叫及絕,稱為天下第一美食,召見年輕人賜為皇室御廚,特賜天下第一壇的美名。
后人續(xù)記,后來,制作該壇肉的御膳房廚師因老家母親病故,欲回鄉(xiāng)守孝三年,特向皇上請辭,皇帝甚是難舍,有感而發(fā)道:百行孝為先,而汝之壇肉亦為天下一絕,爾甚孝,特賜汝為天下第一孝。
汝肉壇為孝壇。
后人對此故事多為傳頌,后來,民間又興起了忠壇和禮壇兩種壇肉之說。
簡而言之,天下第一壇是盛京壇肉最富盛名的一種做法,是盛京壇肉的代表。
盛京壇肉擁有百余年歷史,是最富特色的東北美食。
作為盛京壇肉的傳人,盛京美食佳嚴格遵循傳統(tǒng)滿族工藝,本著“傳承文化,以人為本”的品牌理念,打造成為最正宗的東北壇肉,為廣大顧客帶來最健康,最美味,最內(nèi)涵的東北美食。
盛京美食佳將“開拓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作為品牌發(fā)展的核心精神,不斷的學習和豐富自身的美食文化和內(nèi)容,為客戶帶來多樣化的美食體驗。
盛京美食佳注重品牌發(fā)展,積極推行“健康環(huán)保,關(guān)愛環(huán)境”的品牌原則,關(guān)注中國發(fā)展,并致力于中國發(fā)展企業(yè)改革的大潮流中,以“成為與中國新時代共進步的新型美食品牌”作為自身品牌的信仰。
近幾年來,盛京美食佳積極收集客戶反饋信息,隨著時代而進步,不斷的創(chuàng)新,營造最適合消費者的產(chǎn)品。
正是盛京美食佳這樣人性化,科學化,傳統(tǒng)經(jīng)典化的文化內(nèi)涵,給品牌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注入能量,促使品牌快速發(fā)展,成為美食行業(yè)的佼佼者。
馬家燒麥,是沈陽地區(qū)特殊風味的***小吃。
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chuàng)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輪車來往于熱鬧街市,邊做邊賣。
由于馬家燒麥選料嚴格,制作精細,口味好,造型美觀,所以深受群眾歡迎。
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墻外開設(shè)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后營業(yè)繁忙,遠近聞名。
后幾經(jīng)變遷,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門里,即現(xiàn)在的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后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shù)指導。
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用開水燙面,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松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
制餡要求嚴格,須將牛肉剔凈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調(diào)料拌勻不攪,呈稀疏狀的“傷水餡“,攏包時不留大纓,形如木魚,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松散,醇香味好。
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改革開放以來馬家燒麥在總經(jīng)理、國家高級技師、國家級評委、丁福昌先生帶領(lǐng)下,連續(xù)榮獲沈陽市十佳“最佳風味”食品獎、遼寧省***大獎賽“優(yōu)質(zhì)風味金獎”。
同時享有“中華名小吃”、“沈陽市風味名品”和“風味名店”等眾多稱號。
朝鮮族西塔大冷面采用現(xiàn)吃現(xiàn)壓的制作工藝,口感柔韌、筋道、鮮辣爽口。
西塔大冷面店跟去的大食堂似的在窗口自己換票自己端面,講話得扯開嗓子,不然肯定聽不見。
“西塔大冷面”是沈陽最好吃的冷面了。
西塔大冷面屬朝鮮族特色風味,是現(xiàn)壓冷面,用料為面粉加淀粉和成,現(xiàn)擠現(xiàn)壓在沸水中,撈起配上特殊熬制的冷面湯,由個人口味,灑上特制的辣椒粉。
冷面剛中有柔,冷面剛中有柔,冷面湯冰涼爽口,冬令時節(jié)吃上一碗,涼到心底,暖在心頭;夏季來上一碗,除暑解渴。
再加上點辣白菜,更是與眾不同。
西塔大冷面店每天門庭若市,想享受一碗恐怕要派上一會兒隊才能吃上,口味確實不同,非常值得一去。
在市府大路西塔最正宗。
在西塔赫赫有名的大冷面,無論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
吃的時候要放上一大勺辣椒面,味道才出來。
再有就是朝鮮的拌菜了,各種小菜,都是下酒的。
大部分人都喜歡將現(xiàn)煮出來的冷面,配上泡菜,一大匙辣椒面,白醋,一拌開然后開吃。
尤其是和狗肉搭配起來一級棒。
辣椒面和各種拌菜也很好吃,完全是口味取勝的菜館。
老山記海城餡餅是沈陽市傳統(tǒng)風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創(chuàng)始于遼寧海城縣城火神廟街。
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號老山記餡餅店,于1939年遷到沈陽。
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
取香料十余種煮制,取汁喟餡培其味。
蔬菜餡,隨季節(jié)變化,選豆牙、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餅餡葷素相配,濃淡相宜,高檔品還以魚翅、海叁、大蝦、干貝、雞肉調(diào)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
餡餅成品形圓色黃,皮面脆韌,餡心嫩爽,鮮香四溢。
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適口。
備有八寶粥佐之,清爽可口,風味別樣。
坐落在沈陽故宮西側(cè)的那家館,以經(jīng)營滿族菜肴白肉血腸聞名于白山黑水廣大地區(qū)。
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樓附近的吉興飯店,主要經(jīng)營東北地方菜肴,后來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腸,使這家飯店名聲大振。
1872年,該店滿族廚師那吉有在大東門里開設(shè)了一家專門經(jīng)營白肉血腸的餐館,立號那家館。
由于他選料精,制作細,一絲不茍,聲譽越來越高。
他的白肉,須用新宰殺的肥豬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調(diào)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膩。
他的血腸,須用新宰殺的豬血,加入適量清水和調(diào)料用新豬腸灌成,味道鮮濃。
白肉血腸蘸以蒜泥、韭菜花醬或辣椒油等調(diào)料食用,味留齒頰,經(jīng)久不散。
特別是嚴冬季節(jié),如配以酸菜絲在一起氽制,湯鮮菜脆,大有驅(qū)寒生暖之效。
1914年,那氏后裔繼祖業(yè),將那宛館門庭重新修整,成為當時奉天風靡一時的著名餐館,達官顯宦經(jīng)常出入。
1931年日寇侵占沈陽,那家館營業(yè)日漸蕭條,趨于倒閉。
那氏兄弟為保持祖業(yè),將那家館遷到北京,解放后,***為恢復(fù)東北這一獨特風味,于1957年又將年邁的那文貴邀回沈陽,使那家館重新開張。
宋家餛飩最早在和平區(qū)八一公園南門曾經(jīng)極其紅火,幾十個人排長隊只為吃一碗餛飩,飯店夠風光了。
宋家餛飩品種少而精,魚肉餡、海鮮餡味道獨特,餛飩都是現(xiàn)包現(xiàn)煮的。
現(xiàn)在宋家餛飩在大南街另有分店了。
烤牛肉: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另備醬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調(diào)味品分裝于小碗,炭火爐放于桌心,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蘸調(diào)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狀,中間夾豆沙餡,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張久禮老人,原籍山東萊州。
年少時家境貧寒,吃百家飯長大。
十六歲那年,只身來到青島,跟人學徒。
憑借那股韌勁和細心,早早地就練就了一套制作燒雞的本事。
后來,隨著大批人流闖關(guān)東,在沈陽安了家,并找到了工作。
1982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過花甲之年的張久禮老人坐不住了。
天生要強的他,為了讓家人日子過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輕時的行當---加工燒雞。
剛起步時,張久禮老人只能帶著老家的幾名親屬在一塊廢棄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間簡易房,就這樣一個臨時的小作坊就誕生了。
雖然是小作坊,但張久禮老人卻絲毫也不放松對每一道工序的管理。
從活雞到成品雞,嚴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實施。
配料足、雞煮得爛、香味直透雞骨。
從燒雞的外形看,雞色金黃,雞身完整美觀,肉爛而形不散。
把雞煮爛。
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費工、費成本,對此,張久禮老人卻說:“做生意就是要講信譽,不能財迷心竅當奸商。
”多年來,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大東門市場,那個最初用手推車當貨架,上面罩個玻璃柜的燒雞鋪,漸漸地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
產(chǎn)品銷量也逐步上升,從最初的每天十幾只,到后來的每天幾十只,而今每天的銷量約在兩千只左右。
一個個統(tǒng)一標識的張久禮燒雞專賣店印入了廣大消費者的視線。
大舞臺麻花原稱“張麻花”,是1926年張興德在臺安縣黃沙坨子村創(chuàng)始的。
1941年張興德帶領(lǐng)全家來到沈陽,在小東門里開了個麻花作坊。
不久其子張含余主持營業(yè),1948年遷到大舞臺劇場附近,因其麻花別有風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稱其為大舞臺麻花了。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酥脆的大舞臺麻花是如今的美食無可匹敵的。
最初,大舞臺麻花的售賣點擺在大舞臺西側(cè)的胡同口,后來隨著生意的紅火,大舞臺麻花開始有了自己的店鋪,不再擺攤售賣。
附近的老人回憶說:“那會兒大家都是排隊買麻花,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來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p>
與大舞臺麻花齊名的便是大舞臺油炸糕。
它是由趙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創(chuàng)制,外酥里軟、色正甜香,是深受顧客歡迎的一種名牌風味食品,因其在大舞臺附近出售而得名。
1989年,沈陽市燃料公司24歲的裝卸工劉新“不幸”下崗了。
由于劉新是“烹飪能手”,為了維持生計,劉新夫婦傾盡所有,在太原街開了家冷面館。
這家取名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店一開張,便以實惠、干凈、熱情吸引了八方來客。
有一天,劉新在太原街上走時,聽到走在他前面的兩個人說:“到林苑吃小土豆去。
”劉新開的是冷面店,他們卻說吃小土豆,這給了劉新很大啟發(fā)。
他知道了他的“小土豆”很受歡迎。
第二天,劉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為“小土豆”醬菜館。
小土豆是東北地區(qū)的一種特產(chǎn),它個頭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清香和營養(yǎng)價值卻比大土豆高得多。
由于這個品種產(chǎn)量多,有很多人種植,細心的劉新慧眼識珠,立即瞄準了它。
劉新四處走訪考察,收集民間烹調(diào)小土豆技術(shù),去粗取精,細心琢磨,便利用多種藥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燉小土豆汁,并加進醬油、五花肉、香菜等進行燉制。
“小土豆”這道菜既有東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絕對鮮美于東北大碗菜。
這道菜剛一問世就一炮打響,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常常出現(xiàn)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
后來,劉新以小土豆醬菜為龍頭,選用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食用的蔬菜為主料,突出色美味濃,鹽香適口的特點,利用醬、燉、拌、炒等烹調(diào)方法,生產(chǎn)出了五大類150個品種小土豆醬菜系列的品種菜。
“小土豆”迷住了所有顧客,出現(xiàn)了這樣一句口頭禪:“好吃吃不夠,沈陽小土豆。
”一時間,小土豆美食風靡沈城,生意火爆。
在沈陽,雞味抻面和雞架很受食客喜歡的美食小吃。
沈陽的雞味抻面一直非常受歡迎,究其原因,一是味道好,二是價格便宜。
在沈陽,有三家雞味抻面店名頭最響亮:民宜家、老四季、許家。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鐵西區(qū)和沈河區(qū)分別出場了許家雞味抻面和老四季抻面館。
這兩家面館都以雞架和抻面為主要經(jīng)營品種。
這兩家面館一面世,便受到各自的愛好者歡迎。
發(fā)展如雨后春筍。
當時給人的感覺是:一般點碗面條配點鹵菜就能很好地吃一頓飯。
面條油水大,一碗面就能吃的飽飽的。
而雞架、老湯干豆腐味道非常大眾,非常地入味,再來瓶啤酒,那將非常愜意。
而價格也較經(jīng)濟實惠,適合當年在飲食上要求不高的低收入工薪群體。
所以當時食客很多。
后來鐵西區(qū)又出來一家“民宜家”,聲譽鵲起,后來居上。
“民宜家”最早的名號為“人人雞味抻面”,據(jù)說本是由許家衍生而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從最早的“人人雞味抻面”到如今的“民宜家”,這個味道整整流行了近20年,這家面館可謂是有口皆碑。
當時鐵西區(qū)有很多人愛吃這種小吃,好評如潮。
它家的雞架、老湯干豆腐就是好吃。
人云該家諸物味道“地道”,老湯“厚重”、面條“爽滑、筋道”。
鐵板雞架是沈陽的特色小吃,雞架就是去掉雞肉的雞骨架,將洗干凈的雞架用鹽等調(diào)料奄好,放在兩個大鐵板之間一夾吱啦吱啦一響,香味撲鼻,將雞骨頭都炸香后放入孜鹽、辣椒,就可以吃了。
在夏天許多東北大漢,一個雞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頓飯了。
讓你看起來吃的很香,很饞人。
老高太太糖葫蘆由其創(chuàng)始人老延智于1993年創(chuàng)立,之所以叫“老高太太”是為了表達老延智先生的孝心,“老是我父親的姓,高是我母親的姓,之所以叫‘老高太太’糖葫蘆,其實是我盡孝的一種方式。
”老延智直言,在“老高太太”投入市場的前三年,如果有誰想買50支以上的老高太太糖葫蘆是不可能的。
“當時擔心別人把牌子搞砸,所以如果誰想大批量進貨,我都是親自送貨。
”由于老延智的冰糖葫蘆采用了現(xiàn)代化的技術(shù),用無切口法去核、去果頭,并灌進了各種餡心,還用糯米紙與塑料密封袋雙層包裝,不沾塵染菌,再加上規(guī)模生產(chǎn)、品牌經(jīng)營,因此迅速占領(lǐng)了東北和華北市場。
1997年,北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家門口風行多少載并被譜了曲、編了劇的冰糖葫蘆,如今竟受到一個“老太太”的強烈沖擊。
這個“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沈陽“老高太太”。
沈陽中街冰點城是一家古老而又年輕的企業(yè)。
它的前身是四十年代末出現(xiàn)在沈陽中街的一個冷飲店,那里制做的冰淇淋制品很受歡迎。
八、九十年代,來沈陽商業(yè)街—中街的人不吃一吃冰點城的冷飲已是一種遺憾。
一種投科考究、奶味醇香、口感極佳并且個頭很大的雪糕,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中街大果”。
“中街大果”以其優(yōu)良的品質(zhì),獲得了沈陽人極好的口碑,一時間“大果”甚至成了雪糕制品的代名詞。
1997年,中街冰點城領(lǐng)導班子提出了冰點城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結(jié)束前店后廠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方式,使中街大果走出中街,走出沈陽,暢銷遼寧、東三省以至全國各地。
經(jīng)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冰點城已發(fā)展成為一個大型專業(yè)化的冷飲食品企業(yè)。
具有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現(xiàn)代化的機械設(shè)備及高級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和管理人員。
企業(yè)現(xiàn)由夏日冷飲食品廠,房大嫂食品廠及遍布省內(nèi)外的中街冰點城連鎖店等幾部分組成。
多年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實踐積累成了獨特的冰淇淋文化、享譽沈城內(nèi)外。
沈陽大北關(guān)有座修得十分有氣派的寺院,名叫八王寺,又稱大法寺,寺門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美,這就是馳名東三省的“東北第一甘泉”。
據(jù)說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他常命人千里迢迢把井水送到紫禁城,以供他飲用。
1920年,北京雙合盛啤酒廠老板朱壽臣,專程從北京來到沈陽,租用了“八王寺”清泉井以西的3畝多“香火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廠”。
1922年,張惠霖、金哲忱、高榮久等人,租用了“八王寺”前面的52畝“香火地”,建立起“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投資32萬元大洋,年生產(chǎn)能力為汽水10萬余箱、每箱48瓶,啤酒10萬箱、每箱18瓶,醬油500萬公斤。
作為是新興的民族工業(yè),該公司以優(yōu)良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受到人們的青睞,極大***了日本飲料瘋狂涌入中國的經(jīng)濟掠奪。
為喚醒民眾***日貨、提倡國貨,發(fā)展中國民族工業(yè),該公司還廣泛征集商標圖案,最終采用了“金鐸”品牌,為汽水、啤酒商標,作為沈陽民族工業(yè)中飲料品牌的代表,與日本經(jīng)濟侵略抗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八王寺公司被日本昭和商會吉野曉一郎霸占,改為“奉天八王寺釀造工業(yè)株式會社”。
日本侵略者霸占該公司后,繼續(xù)生產(chǎn)汽水、醬油,但將啤酒改為生產(chǎn)清酒。
1945年,原股東金哲忱等人,組成統(tǒng)一接收委員會,以時價將八王寺汽水廠收回。
沈陽解放后,國家依據(jù)對民族工商業(yè)實行的贖買政策,將八王寺汽水廠贖買。
從此,八王寺汽水廠終于回到***和人民手中。
非常受歡迎的糖果,沈陽特產(chǎn),九十年代初曾經(jīng)風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節(jié)的必備糖果。
包裝為帶有彩條的塑料紙,正面印有發(fā)明者林瑞豐的頭像。
不老林糖是由"北方制糖大師"林瑞豐基于畢生所學的精湛制糖技術(shù)和經(jīng)驗而獨家創(chuàng)制的糖果,是不老林系列糖果中的主打產(chǎn)品。
本品自1988年誕生以來已有二十年的歷史。
其選料質(zhì)優(yōu)精細,工藝上乘考究、口感香醇細滑、回味甘美馨,二十年來風靡全國并榮獲大量獎項,是沈陽人引以為傲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之一。
沈陽著名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高樓香雞、翟家驢肉、潘家肘子、巖明火勺、西關(guān)開口餡餅、四季面條、甘露餃子,大清花餃子、寶發(fā)園四絕菜、原味齋烤鴨、三合盛包子、馨香包子等等等,以及近些年興起的百度烤肉。
由于沈陽是東北地區(qū)的中心城市,故這里也匯集了周邊各地的美食小吃,甚至味道更勝一籌。
比較常見的就有鐵嶺牛肉火燒、撫順麻辣拌、錦州肉串、遼西烀餅、臺安燉鵝等
后臺-系統(tǒng)設(shè)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nèi)容正文底部 |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quán)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本文地址:http://phblqm.cn/djz/50392.html